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大学生暑期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14


各团总支: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和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根据共青团青海省委《关于开展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开展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社会实践)。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安排

  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推动我校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引领广大师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各学院围绕理论普及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服务社会治理等7个方面组建重点团队。鼓励支持组建省级、校级重点团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重点团队需完成“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等“五个一”实践任务。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党的青年工作》《论教育》等重要著作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 第一、二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重要回信精神等学习材料。组织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社区、农牧区、军营等,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出光明前景。

  2.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结合“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组织大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突出形势政策教育、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考察国情省情、体验社情民意、服务群众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进力量,树立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人生理想。

  3.中华文脉传承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组织大学生调研古村古建、历史街区,参与编写村史村志,收集民间故事、传统歌谣、地方戏曲、社火花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运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鼓励大学生创作编排一批反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元素、新时代农村牧区美好生活和青年昂扬风貌的文艺作品,开设书法、国画、剪纸、刺绣、唐卡等传统民族文化体验课,把优质文化资源等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4.科技创新研学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科学素养,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基层普及安全生产、智慧农业、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等科学知识。依托“科技小院”,组织涉农科研院校大学生下乡服务,开展授课交流、田间实训、农技指导等活动,助力农户增产增效。支持大学生紧密结合学科专业,深入重点工程现场、科研院所、工厂车间等开展“揭榜攻关”式学习实践和应用研究。

  5.乡村振兴促进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广泛开展粮食安全教育、特色产业帮扶、和美乡村建设、中小学支教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活动。支持大学生参与各地“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鼓励大学生协助设计乡村文旅路线、拍摄乡村推介宣传片、开发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等,助力农民增收创收。引导大学生参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6.绿色发展倡导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美丽中国·青春行动”时代内涵,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广泛开展绿色科考、生态环保宣讲、文明绿色出行等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产业“四地”、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专项行动,自觉投身美丽中国、美丽青海建设生动实践。

  7.社会服务践行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 理的重要论述,结合“法治中国青春行”专项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普法宣传、法律援助、金融反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平安青海建设等基层治理实践。开展关爱帮扶行动,组织动员大学生为农村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助学帮扶、亲情陪伴、安全照护、心理咨询等服务。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动员。各学院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指导教师等基本保障,力争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相关活动。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活动各个环节,各学院必须为实践师生购买意外保险,加强全流程管理,规范做好宣传动员、立项报备、培训辅导、总结评价等组织工作,做到事前有设计、事中有监管、事后有成果。

  2.注重长效实效。统筹校内外育人资源,推动“三下乡”社 会实践有机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强化与“返家乡”“小我融入大我”等品牌联动。以寒暑假为重点兼顾日常优化活动设计,推广“揭榜攻关”“结对共建”等实践方式,鼓励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等基层单位发布任务需求、结合地方实际推出专项活动,组织“三下乡”实践团队积极参与新兴领域团的建设“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探索将基层意见作为活动评价的重要标准。

  3.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展“实践归来话成长”主题团日和交流分享等活动,积极探索形成“一院一品牌”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社会实践项目,届时校团委将对其中工作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4.项目申报。校团委推荐一支队伍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项目,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择优推荐1-2支队伍(每支团队人数5-15人),其中,根据团省委名额分配情况(附件1),各学院务必保证一支重点团队,于7月5日前将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表(附件2)、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书(附件3)和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汇总表(附件4)电子版和盖章版报送至学生工作处(团委)。


附件:1.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名额分配表

      2.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表

      3.2025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书

      4.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汇总表

                                               

                                               学生工作处(团委)

                                                 2025年7月1日